精彩资讯
导航
电影:
科幻片动作片恐怖片爱情片喜剧片战争片动画片纪录片BL电影LES片剧情片其他片资料库微电影新片库经典片

他的电影不看会遗憾一辈子 但看过就不忍心再看第二遍

相信大家上周都被一篇《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》刷屏了。

说起来,“感动河北”这个评选活动,对电影业做出了“巨大贡献”。

2008年“感动河北”的儿媳妇张建霞割肝救公爹被拍成《大孝儿媳》;

梁建红为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求饶被拍成《人心底色》;

2009年的吕希庆背残疾同学上学的故事被拍成《亲爱的课堂》;

2011年的张胜利义务救助孤寡老人被拍成《白石山下一家人》。

《嫁给大山的女人》只是其中之一。


当然,这事已有很多媒体公号吐槽——Sir就不凑这份热闹。

当那些媒体在举正面例子时,总会提到《盲山》——这才是Sir今天想说的。

李杨。

李杨可能是国内最有名的独立导演。

虽然只拍过两部电影,但在一些影迷心中,地位却丝毫不亚于一线大导。

国外获奖,国内被禁,主演落跑,借钱拍完,在他身上,你可以看到一个“批判现实主义”的中国导演在面对现实的挣扎与反抗。

这让人绝望,而更绝望的是,他不是个案。

2003年2月16日,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幕,一部默默无闻的中国电影获得了“艺术贡献银熊奖”,给它陪衬的,是创造票房奇迹的《英雄》。

这部电影叫《盲井》,它背后的导演,就是李杨。

《盲井》是李杨的银幕处女作。

影片改编自老舍文学奖获奖作品,刘庆邦的小说《神木》,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矿区的故事。

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靠害人赚钱,他们将打工者诱骗到矿区后害死在矿井下,并制造事故假象,再作为死者家属向矿主索要赔偿。

他们一次次得手,金钱似乎已经让两人丧尽了天良。但一个小男孩成为他们的目标之后,其中一个谋杀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……

在当时,矿难的新闻还很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,而《盲井》的出现,让无数国人甚至是外国人看到了被遮蔽的中国一角。

在这里面,除了主角王宝强(本片亦是他的银幕处女作),其他人都在做恶。

罔顾矿工安全的矿主赤裸裸地说出“中国什么都缺,就是不缺人”。

被盘剥的矿工利用矿难私吞赔偿款,“我同情他谁同情我啊。”

即使是象征着纯洁的王宝强,也在伙伴的怂恿下召妓,并在欲拒还迎后露出了满足的笑容。

这部电影的诞生可谓九死一生。

很多情节,都是他4个月煤矿体验耳闻目睹的故事——为了改编剧本,李杨几乎跑遍了中国一半的矿场。

有一次,矿主以为他是记者,掏出枪顶着他。

幸好我有一个朋友是在当地当官的,他对他们说我只是个游客,不是记者,我才得以脱身。

拍摄过程同样凶险。

有一次拍摄间隙,工作人员累得不行了,就躺在地下了,我说不能在这坐,就把他们赶过去。我刚走,离那个地方不到两米,就有磨盘那么大一块煤塌下来了。砰一声,大家都惊了。

第二天早上就跑了20多人,钱都不要就走了。

前期拍摄结束后的3个月里,李杨一直吐着黑痰。

整部《盲井》只有一首配乐,采用同期录音的模式,没有一个镜头是在摄影棚里合成,很多场景,是摄制组将摄影机抗在肩上,拿命换来的。

正是这种不加粉饰的粗粝现实,令电影具备巨大的冲击力,《盲井》在世界横扫30多个大小奖项。

但李杨却很难高兴起来。

回国后,因为没有在拍摄前报备,影片没有拿到“拍摄许可证”,未能在院线公映。

一开始李杨还相对乐观,他以为原著《神木》可是获得中国最高文学奖的重头,他也为求过审准备了四个结局。

但一切无补于事,李杨甚至因为违规拍片,被禁三年。

三年后,李杨开始筹拍他第二部影片。

这部电影同样源于现实,同样采用伪记录片手法。

李杨拍摄《盲山》的念头,来源于1999年的案件。

被告王秀英是个东北农村姑娘,曾在珠海打工,1994年被人以介绍工作为由,以2800元卖到广东罗定市花坪村,给49岁的农民做老婆。《盲山》里白雪梅的经历其实就是她的经历。

王秀英最后因为不堪兄嫂的辱骂,把一杯硫酸泼向兄嫂的两个孩子,并伤及另外5名小学生。她在云浮中院一审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死刑,后来上诉,在广东高院二审改判死缓。

李杨一直对妇女命运的题材很感兴趣。

因为关注了这个案件,他调查了大量关于被拐卖妇女的资料,还在2006年年初,到四川金堂、中江,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采访被解救的被拐妇女的生存状态,并开始撰写剧本。

虽然《盲井》获得巨大关注,但因为题材欠缺商业性,李杨拍《盲山》时资金依然捉襟见肘。

《盲井》是找家人借钱拍的,因为以前不知道怎么找投资……而到了《盲山》,原来一个和我合作的朋友后来因为各方面的问题退出了。我弟弟借了我一些钱,

我家里人都支持我圆这个梦。

与《盲井》一样,《盲山》依然以真实为准。

电影除了女主角黄璐和男教师贺运乐,其他人都不是专业演员。

为了让黄璐也尽快融入农村生活,李杨要求她不许读书不许看报,断绝和城市的一切联系,体验山村里状态。

有一次我看见她用手机和妈妈打电话都把她狠狠训了一顿,现在想来对大家的要求确实很苛刻。

片中有群众演员就有被拐卖的经历,比如郑小兰,在白雪梅宁死不从的时候,她来劝解道:“你看我也是给卖来的,还不是这样了?先把身体保住才是,不然怎么逃?”

她真就是四五年前从四川一个县城被骗,嫁到那村里。

李杨说,“她天天来剧组,我们后来就让她演了。她丈夫不愿意,打她,她就威胁:你再打我就跟剧组走!丈夫没敢再打,后来我告诉副导演让这丈夫也来串个角色。

对于这件事,李杨事后回忆说觉得自己的做法其实很自私,因为“只是给了她钱,没为她(也不能为她)做什么。”

还有在四川农家出生的“民间打拐英雄”朱文光,他在电影里扮演朱警官。(右边那位)

电影里呈现的场景在落后封闭的山区真实存在,而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大部分电影参演者们对这些都已经习以为常,正是这种完全真实的环境和反应,再加上平实的拍摄手法(没有蒙太奇,没有长镜头,摄影机一直平视),让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弥漫着冷漠的气息。

这种冷漠呼应了片名中的“盲”。

李杨觉得“盲”是个有意思的字,“瞎”是生理上的,而“盲”则偏向心理上,多了一层视而不见的意思。

电影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。

逃跑的女人在盲山之中问一位扛着柴火的老人大路在哪边,老人毫不犹豫的指给了她:

下一个镜头中,追捕者问老人看到一个女人跑过去没有,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指给了他们!

为了顺利公映,李杨这次不仅依足程序,还准备了两个结局。

国内公映版的结局是,在警察的帮助下,白雪梅逃出了山村。

海外公映版则是,白雪梅在大山里的丈夫黄德贵知道白父要带她逃跑,跟白父起了争执,为了救父亲,白雪梅拿起菜刀砍向了黄德贵……

然后画面黑屏……

电影在海外评价颇高。

烂番茄87%好评率。


《纽约时报》记者的评价是:《盲山》告诉我们,有时候电影对真相的还原度和保鲜度,远比新闻报道要高。

《好莱坞报道》:李杨这部电影非常精彩,它蕴含的巨大冲击力和感人的张力会吸引大批观众。

《国际银幕》:李杨再一次证明了,他是银幕张力的控制大师。

但在国内,却听到一些不同声音。

公映后许多人在网上留言说它“给中国抹黑”,“丑化了中国农民”。

李杨自嘲说自己这是“花钱找抽”。

但他否认自己是在丑化,电影的所有情节全部取自真实的素材:

我不认为这是‘给中国抹黑’,这个黑就在那,我只不过把它放大、说出来了。

事实上,《盲山》在戛纳放映,面对国外记者这种状况今天是否依旧的提问,李杨一再提醒:影片交代了时间是在1990年代初;现在已经好多了。

而市场的耳光更加无情,

电影公映后票房惨淡。

Sir查不到具体数字,只找到这一句。

李杨原本打算将“盲”系列拍成三部曲。

第三部《盲流》将把视线转向中国因“民工潮”而出现的200多万流浪儿童、青少年的生存状况。

剧本早在《盲山》之前就写好,也入围了香港HAF的电影计划。

电影原定2007年拍摄,然而好几年过去了,观众们没有等来《盲流》。

之后李杨不得不承认:

而讽刺的是,在李杨拍片的时候,不论官方还是市场均对他冷眼旁观。

当他不拍片了,他的作品却屡屡被提及。

无他,因为李杨曾经呈现的中国现实,今时今日,仍在重演。

李杨这几年再未独立执导过任何作品。

他是《致青春》的艺术指导。

是《智取威虎山》的编剧。

这次因为《嫁给大山的女人》引起热议后,李杨再一次受到关注。

对此他在微博这样回应:

“已经八年了,还有这么多人记得这部电影,我真的非常感动。那是我自己掏钱拍的。当时没想别的,就想给国人留下一点真实的影像。唤起人们对现实和对自己行为模式的思考。我虽然没有挣到什么钱,但我仍然觉得做对了,值了。”

但他一直梦想着能把三部曲完成。

据他最新接受采访时候透露:

现在正在做一个电影叫《盲爱》,讲述一个盲人女孩子和一个落魄音乐家的爱情故事。

他曾经在采访时这样说:

不能全部都是歌功颂德的影片,总该有那么一两个人站出来,关注一下真正当下人民的生活,而不是虚假地敲锣打鼓。

有人曾这么评价他的电影:

不看会遗憾一辈子,但看过就不忍心再看第二遍。

他微博的名字叫@剑客李杨。

7月30日,他在微博里描述他想要的电影:

我宁愿观众走出电影院觉得电影中的世界比现实残酷,也不愿意观众看完粉饰现实的电影后觉得自己的现实生活真TM操蛋。

上一篇:《杨贵妃》:活要扒扒扒,死要啪啪啪 下一篇:有了纹身 怎么穿都很潮
看巴士 m.kan84.tv